2010年9月21日

投資最難的是什麼?

那些在市場裏蹦蹦跳跳的人會說,也許是對大盤與個股高低點的預測和把握。但誰能準確地告知我們這一切?如果有這樣的人,能告訴我們明天開盤後,股市一定怎麼走,他不是上帝就是在冒充上帝。

那些價值投資的信奉者也許會說,關鍵點在選擇好的企業。但同樣的好企業,今天可能估值市盈率(PE)30倍,下一個階段可能PE估值15倍,再一個階段PE又可能估值到50倍。你怎麼能判斷出PE50倍的企業就一定不能投資?如果超過50倍PE不能投資,那麼早前低PE時,買入的股票是否又要賣出?如果超過50倍PE不能投資,而早期的頭寸又因為"高估"不再堅持,我們如何在像沃爾瑪、星巴克、微軟、GOOGLE等等偉大企業身上賺取足夠多的財富?價值投資是否也要進行"蕩秋千式"的高市盈率拋出低市盈率買入的遊戲?

如果認同這種"蕩秋千式"遊戲的話,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內心實際上是這樣想的,哪怕他(她)口頭上自稱堅持什麼,當然,這樣想也沒錯。但如果我們真的按這種--我相信也是絕大多數人採取的遊戲規則做,我們最終可能與那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企業失之交臂,騎上"黑馬"容易,但走完全程就非常困難了。

沃爾瑪在1972年到2006年,三十四年的時間投資回報率達到了1343倍,從有記載的歷史資料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那些偉大的企業在相當長的歲月中,始終保持著高PE的特點,特別是在企業的高速成長週期的階段,而越是好的企業經歷的這個週期越長。長長的歲月當中,總要經歷經濟與股票市場的繁榮與蕭條,但無論怎樣艱難的日子,偉大企業的競爭力總是會在恰當的時刻顯示出魅力,但我們有可能在開始的某個階段,因任何一個原因,讓自己身處恐懼中,早早迷失我們的洞察力與判斷力。

現實生活中,哪個國家的經濟沒有弱點,哪怕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企業也會有弱點,哪怕我們處於太平盛世中,也有太多的理由,自己嚇自己,賣掉我們曾擁有的哪怕是未來歲月證明了的偉大企業的股票。

長期投資的難點,其實是在對未來久遠歲月不確定事件的判斷上。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如果我們或一個家族用足夠長的歲月來堅持做一件正確有前途的事情,回饋是相當驚人的。

以投資為例:柏格爾發現過去100年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年回報率10.4%,1000美圓,100年的投資收益=1000乘(1+0.104)的100次方=19,811,043美圓;如果是一個家族1842年開始投資,100美圓,年利率12%,今天的財富(未考慮遺產稅)=100(1+0.12)的165次方=13,212,157,451美圓;如果一個英國家族在1368年開始在歐洲投資(相當於我們的明朝),10英鎊,利率6%,今天的財富=10(1+0.06)的639次方=148,063,463,502,813,000英鎊,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然,至今為止的人類歷史中,還沒有這樣的財富故事發生,以後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奇跡出現。不過這個數字遊戲告訴我們,長期來看取得能超越5%的年回報率都是相當困難的。短線交易者理論上每天、每月、每年多次交易,等於放大自己的生命,但為什麼精彩的生活,沒有給他們帶來足夠的財富?

世界100強的企業,似乎沒有一個是靠投機勝出的。它們勝出的原因,是靠在一個或幾個領域裏持之以恆的堅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經營的結果。它們並沒有在經濟或企業高潮的時候賣出它們的事業,然後在等經濟或企業低潮再買進。這些企業的領導者關注的是企業長期的競爭力,至於經濟週期的變幻,就像正航行在海上的輪船一樣,風高浪急,你也必須前行。當然,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將自己的船建造的更堅固一些,最好像挪亞方舟,但是,你一旦航行起來,你需要選擇一個浩瀚的海洋作為你事業的基礎,雖然不時遇到旋風和颱風,但它可以給我們更廣闊的市場。驚濤駭浪你也一樣要堅持,而堅持本身就非常非常困難!

投資,最難的事是什麼?我的閱歷告訴我--它就是在哪怕最艱難的時刻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