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

湖山論股市

論操作

股市是一個零和的競爭,這個市場上任何盈利行為必須以某些人的損失為代價,這就決定了這個市場的博弈特徵。就像是兩個人的打鬥,任何一方都無法準確的預測對手的下一招動作--是以什麼樣的力度,什麼方向,用什麼招數,以及將要擊中自己的什麼部位--無法預測,更沒有時間和精力預測,當然如果事先能知道這些,勝算的概率將會提高。雖然如此,事實上也沒有人在考慮要在搏擊當中進行如此的預測,而不去預測也並沒有使得搏擊無法進行。我們也看到,在搏擊訓練當中,選手需要訓練的是如何發現對手的破綻並有效發起進攻和如何防守自己的弱點,抵禦對手的進攻。搏擊的高手不是在預測對手的出招,而是在對手出招的時候迅速發現對手的漏洞並組織有效的進攻。股市也是如此。

在目前我國莊家充斥的市場上,做莊的主力,要達到坐莊中的對個股行情的控制,很多時候需要做到50%以上的個股控盤程度,這要求在低位要成功的使得50%的籌碼持有人對行情產生悲觀心理,從而主力可以在低位元收集,而在高位,又要在基本穩定另外50%持股人情緒的情況下,另外找來50%的解盤資金在高位入貨,從而完成派發任務。在這種翻雲覆雨的鬥爭中,莊家和市場上的其他人就更加如同博弈,為了完成上述的目標,主力會根據市場情況隨時改變自己的手法,散戶也在不斷地鬥爭當中成長變化,管理層在密切監控這個市場,而各大媒體又在沸沸揚揚的用各種輿論試圖引導這個市場,各方面的綜合作用使得整個市場上產生太多無法難以預料的變數,而這種變數也是出乎于包括主力在內的多數人意料之外的,不可能有完全的計畫,任何都是這樣,大主力陰溝翻船的事情不少了。而在相當多數情況下,我認為所謂對行情的預測也許就僅僅是猜測而已。而正是基於這種猜測,使得相當多數股民的操作成為賭博。

當然,如果要有預言家一樣的前瞻的眼光,針對市場的變化作出準確的預測,是能提高勝算,但是先不說有多少人能夠"預測"這個市場?也不說預測準確率的問題,我只想問問,預測的成功是否能夠代表獲取最終的勝利?湖山想起在1996年到1997年的大牛市當中的一個真實的例子,一位同行(姑且隱去姓名),通過在市場上的消息,準確的預測了當時0551蘇物貿將要成為一隻大牛股,但是從對該股在5元左右上漲到10送10除權後的29元高達10餘倍的漲幅當中的操作結果,竟然是巨額的虧損(竟然超過30%),而對該股的成功預測和推薦使得這位老兄和一些一起推薦這個個股的分析家一塊聲名大震,真是絕妙的諷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使得湖山對於"預測成功代表能夠獲利"論斷產生懷疑。就像是搏擊,我預測到對手下一步要打我的鼻子,但是我腳被絆住,手來不及回防,脖子已經不能再歪,身體暫時無法迅速移動,那和沒有預測到,在結果上有什麼區別?

我們提出主張:"預測第二,操作第一",因為再好的預測也要通過操作實現,而正確的操作也能有效的糾正錯誤的預測。操作如同搏擊中見招拆招一樣,搏擊的贏家勝者不是贏在預測上,而是操作!同理到股市上亦然。

在這個市場上多數人都在忽略對操作的研究,而更加偏重於預測,因為多數人認為預測有了,操作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有什麼好研究?所以要重在預測。湖山在此不談具體的操作(留到以後的章節講),因為操作涉及資金管理、操作紀律、風險控制等等多方面的事情,湖山只想告訴大家,我們的態度並不是反對預測,而是要大家理順預測和操作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預測好比作戰的計畫和準備,操作就是戰鬥當中的短兵相接,好的預測可以促使操作的成功,但是好的操作也能彌補預測的不足或者贏得更大的勝利。而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因為預測手段的低下,操作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我們宣導理性的操作,我們也提倡合理的預測,因為預測不是我們的目的,落實到操作才是根本。

預測第二,操作第一的理念是我們投資理念的核心,這是在任何一個市場都是適用的。我們以後也將從這個核心出發逐漸展開我們的理念。

論買賣

做生意漢語有個很形象的說法就是"做買賣",賣菜的小販做的是"小買賣",而通用公司做的就是"大買賣"。做生意就是做好"買"與"賣"從而實現對資本的回報,而做股票不也是通過做"買""賣"來實現預期的收益嗎?做生意是通過低買高賣實現盈利,大生意如此,小生意如此,誠實的商人如此,奸商也是如此,做股票就更是如此。從本質上來說做股票和做生意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都有為了"賣"而"買"和最終的為了利潤而"賣"。

有個股市上的朋友曾經說過,這個市場上很多人失敗的原因是他們只有買的經歷而沒有賣的經歷。是的,生活當中人們往往為了買入而買入,買是作為商品運動的終點,買入之後商品就轉化為消費品,例如買衣服是為了穿,買菜是為了吃,買房子是為了居住,沒有多少人買入是為了賣出。所以"買""賣"對於多數人而言是分離的,"賣"的經歷的缺乏是很多人的缺陷。

湖山想起了大學裏面和幾個同學倒騰賀年卡的經歷,我們先確定了要如何賣,賣給誰,她們大概可以承受的價格和式樣後,然後到批發市場選購,和小商販一分一分地講價。"買""賣"雖然很小,但是是相連的。我們為了"賣"而"買",買的時候特別小氣,賣的時候特別賣力。因為我們知道如果買的太高,我們有可能賣不出去。湖山依然還記得一款十分精美的賀卡,就是因為沒有談攏價格,我們就沒有"買入",因為我們知道,對於我們而言5,6塊錢的價格對於我們的"賣出"而言太難了。

但是到了股市上,有多少人在買入的時候考慮了賣出了呢?但凡考慮賣出的買入,必定考慮了成本的因素,為賣出留下充裕的空間,但是絕大多數人在考慮到買入的時候兩眼放光,從來沒有想到過以後還要有"賣"的操作。追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人甚至還總結出所謂的?車理論,就是高速行駛的汽車踩下?車後,車子不會馬上停止還要有一段距離,而做股票就是吃這段小小距離。追漲停就是這種操作的最極端的案例,漲停買入就是為了漲停之後第二天的幾個點的可能上沖。但是你有沒有想到過,從時間、空間上你給自己的賣出留下的餘地是多麼的可憐,轉瞬即逝的機會一共能給幾個人。靠追漲停實現帳戶資金有效上漲的人,我真的沒有見過,但是套在漲停板上的人我見得很多。

湖山一直堅定這個信念,既然只有低買高賣才能掙錢,那麼最簡單的操作就是上漲的之後不要買,下跌的之後不要賣。既然股市和做生意是一樣的,我們不妨虛擬一個做生意的場景,我們用股市上很多人的思維來做這個生意。

場景1:

鏡頭一:清早湖山推著半車大白菜來到菜市場(為了簡單化,假設湖山不用交什麼衛生費,管理費、傭金、印花稅、營業稅之類的),兜裏還裝著點錢。

鏡頭二:此時發現很多人在搶購大白菜(價格放量上升)。

此時湖山作為一個白菜販子應當怎麼做?

鏡頭三:股市上的人會告訴湖山,應當加入到搶購大白菜的隊伍當中,並且對所有來買我白菜的人施以比白菜幫還要白的白眼。

鏡頭四:但是一個真正的菜販子會告訴湖山:"你應當馬上擺開攤子,扯開嗓子,吆喝大家來買你的白菜。"

湖山一邊往自己的車上搬白菜一邊笑笑說:"你不懂,沒有看見價升量增嘛?"

菜販子說:"對呀,價跌量縮的時候你賣給誰呀?"對呀,湖山買白菜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賣的,現在不賣,什麼時候賣呀?

畫外音:"價升量增是大資金出貨的最好時機,主力都在拋了,我們小散戶還買什麼呀!嘻嘻,不好意思,又忘了買股票是為了賣股票了。"

場景2:

鏡頭一:第二天清早湖山推著一車大白菜來到菜市場(為了簡單化,假設湖山不用交什麼衛生費,管理費、傭金、印花稅、營業稅之類的),兜裏還裝著點錢。

鏡頭二:此時發現,買白菜的人不多(牛皮整理,或者縮量陰跌)

鏡頭三:湖山吆喝了半天,還是沒有人買

畫外音:慘了,我怎麼才能賣出去呀

鏡頭四:股市上的人告訴湖山:"止損!割肉,換成大蘿蔔(換股)!"

鏡頭五:一個真正的菜販子告訴湖山:"你,懂不懂做廣告?……不懂?我來告訴你!!!"

你就這麼吆喝(最好能多找幾個"菜評人"):

湖山牌大白菜 是來自於埃塞額比亞的大白菜(外資概念)

採用微軟的 白菜幫XP 2.10程式生產(高科技軟體概念)

並利用互聯網保鮮傳輸,營養絕不散失(網路概念)

湖山牌大白菜 是從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手中收購後(股權變更概念)

採用先進地技術嫁接而成(資產重組概念)

用特別方法進行處理,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ST板塊)

湖山牌大白菜 遠銷歐美中東(WTO概念,石油板塊)

被國際奧會制定為專用白菜(奧運板塊)

並提供給國際反恐怖戰鬥軍需專用(軍火板塊)

湖山牌大白菜 用來自於吐魯番的葡萄汁灌溉(少數民族概念,西部概念)

施以轉基因的大糞(基因概念)

用納米防臭鞋墊包裝,所以口感特別好(納米概念)

你還可以找一個漂漂美眉,手拿大白菜嬌滴滴地對大夥說:

"湖山牌大白菜,滋陰補腎,吃了湖山牌大白菜,他好我不賴"(生物制藥板塊)

然後你再找幾十個托,每人分點現金(建立分倉)然後吵吵嚷嚷排隊買你的菜,當然,買完之後,再悄悄地給你送回來,然後再去排隊買(對敲),造成放量上升,吸引市場上地人氣,當然如果真有人來買,你的托就靠後讓讓,讓顧客先買。這還怕沒有人買了。

鏡頭六:湖山聽的津津有味,激動地對菜販子說:"題材如此豐富,量價配合如此良好,我都想買我的大白菜了"。真正的菜販子恨鐵不成鋼地對湖山說:"說你胖你就喘,說是股民就買套!我們做題材,做廣告,找菜評人,建分倉,搞對敲,為了什麼?你以為真好?真是股民!"

股市和商業應當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要有"賣"和為了"賣"的"買",因為只有完整的買賣配對,你才能談到所謂的利潤,股市上的買賣和現實當中的買賣都是一樣的普通,沒有因為幾根K線,幾個指標而把這個問題搞的過分複雜。當你在這個市場上紛亂的交易當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建議您想想身邊的一些小事,就是在你家門口賣冰棍的老太太身上你都能悟出股市上的買賣的道理。

論補倉

股市上沒有百分之百的預測,更沒有百分之百的操作,因此套牢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在我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上,應該說,任何錯誤都是從買入開始的,套牢就是市場對前期判斷錯誤的懲罰。相當多數的投資者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後往往採用的行為就是低位補倉。補倉也叫攤平操作,是在目前的低價買入前期高價套牢的個股,以低價買入的該個股的盈利來彌補高價買入個股的虧損的行為,實際的操作當中可以降低投入到該個股的總資金的單位成本。

簡單地說,股市操作就是買賣持三種,我們分析一下它們的動機。買入的原因就是基於對後市看漲的看法而採取的操作,即在目前的相對低價買入,以便於以後再高價賣出;持股的原因是對前期買入行為的肯定,對後市的看法至少不是看空才是"持股"的基礎;當然賣出是因為看空而賣。最佳狀態的買賣是發生在行情的轉捩點上,而持股則是發生在趨勢還在維持當中。

補倉作為一種買入行為,實際操作當中動機往往簡單,就是攤低單位成本,以備在反彈當中離場。補倉和狹義上的止損相對應,這個意義上的止損是承認前期買入操作的失敗,並且對趨勢的看法已經產生和當初買入的時候孑然不同的看法,為了防止單項投資虧損的擴大,從而採取的離場的行為。與狹義的止損相對應,補倉作為買入行為的一種,還有一個最為根本的動機,就是依然對後市看好,攤低單位成本的代價是可能會擴大總體的虧損,這就是補倉的風險。

現實操作當中,由於攙雜了主觀利益立場的因素,操作行動和操作動機之間的關係出現一定的本末倒置。在對某一個投資品種首次買入時候,正常的投資者往往基於後市看多的預期,這一點沒有出現什麼偏差;但是卻有相當多的投資者,因為空倉而看空,因為持倉而看多,然後套牢發生的時候,再因為攤低成本而再次買入。相當多的人落入這個怪圈,買入是因為衝動,持股是因為死扛,補倉為了攤低成本,而最後賣出因為受不了。

股市上沒有百分之百的預測,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操作,投資者這樣操作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單筆投資上出現失誤而採取的行動,這樣做的隱含意義實際上就是要試圖證明"我對每個個股的投資都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不是嗎?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投資者首先應當樹立一個觀念,就是進入這個市場不是來證明我的智慧,而是來獲利。而很多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來證明"我是股神"來的,不顧市場上的下跌,一味的補倉,最後越套越深,完全是一種爛賭徒的心態,補倉在這些人的操作當中已經淪為賭氣的賭注。其實回答是否補倉這個問題很簡單,不要想你還有這個個股,也不要講什麼補倉,你打算補倉的時候,想想如果這是你對這個個股的首次投資,你先前並沒有它,你會不會進入?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再補倉不遲。

補倉的發生是一種堅持,是對原先看多的觀念的堅持,不是為了彌補。但是很多人把補倉做成了彌補,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很多人無視與市場狀況,在用新的錯誤掩蓋舊的錯誤,最後越陷越深。市場是唯一正確的,你只有和市場合拍你才能盈利,不合拍的時候要受到懲罰,不要畏懼這個懲罰,要學會認錯,更要學會在每一次跌倒的之後爬起來總結經驗,而不是死扛。

湖山曾經說過,當止損發生的"套牢"的狀態的時候,割肉是很痛苦的事情,把成本降降,興許股價反彈的時候就能解套,這個是很多人補倉時幻想的。很多人在補倉之後滿意地計算著自己的成本降低了多少,然後忐忑不安地等著反彈的發生。湖山想問問這些人,補倉之後,你的平均成本還是遠遠高於目前的股價,假如現在,您沒有這個個股,您是否願意,以這個攤低之後但是還要高於市場價的成本買入它?我敢肯定你不願意,但是你願意補倉。補倉是一個在發生時候就已經失敗的操作。如果你把目光僅僅放在單個投資專案的盈虧上的時候,你將不得不面臨著是否補倉這個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湖山再度回到關於總值管理的操作上來。總值管理的核心就是抓大放小,重整體輕局部,嚴格控制每一次買入的行為,買入的目的單純到就是因為看多而買入,而絕對不是為了糾正前面的錯誤。糾正錯誤的操作只有止損。

湖山不贊成補倉這個概念,在總值管理當中買入就是買入,不是什麼補倉,一隻個股的判斷失誤帶來的虧損不一定非要在這個個股上補齊,可以從另外個股的盈利上彌補,當然不排除對已經持有的個股的再度買入。

湖山認為,補倉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做到帳面上每一筆進入項目的好看,而不是考慮全體,有的時候補倉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操作,因為對於一個不斷擴大虧損的項目的不斷增資操作根本無法保持良好的心態。拋棄從哪只個股上跌倒就要從那只個股上爬起來的觀念,套牢的個股要學會止損(詳見前面的文章)認錯離場,你是來獲利的,而不是來賭氣或是證明你的IQ。

買入是為了盈利,而不是為了彌補的過錯。你的買入只應當發生在哪些最有可能上漲的個股上,而不是哪些跌不下去的個股上,對一隻個股你可以以加倉的心態買入,但是不要帶著補倉的打算進入,因為你的買入動機只有一個--那就是看漲。

論心態

心態是一個相當微妙的東西,它能夠左右你在股市上的智商,影響著你的操作,一個良好的心態能使您發揮你最好的分析操作水準,不良的心態將使得你屢戰屢敗。

和經濟學上的其他現象一樣,股市上的盈利法則依然受到木桶理論的制約--桶中的水多少取決於最短木條的高度。周密的分析是必要的方面,依據這個分析結果進行果斷及時的操作,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要做到上述兩點都需要能排除干擾,保持一分良好的心態。很多的人不是輸在分析的水準上,而是輸在自己手上,明明分析好的結果,卻因為短線的波動而患得患失,以至於不能正常思維。的確,一百股一分錢的波動就是一塊錢,當這個數字到達一萬股的時候,幾分錢的波動就相當於一個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而波動又是那樣的無聲無息,你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錢就來了又走。誰有什麼妙法來保護這份心態?

做到心態的平和真的很難,湖山也沒有真正做到。因為湖山畢竟還是一個俗人,還沒有達到視錢財如糞土的境界,勝則驕敗則餒對於俗人而言還是無法避免的,雖然事後湖山不斷的反省自己當時的失態,但是每每勝敗發生的時候,尤其是當連續盈利或者連續失敗出現的時候湖山還是感覺難以真正做到保持良好的心態。影響心態的原因是盈虧上,但是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的心態自然就要受到它的影響。我們做不到漠視盈虧就要只好回避盈虧,做到心態的平衡除非遠離股市的漲跌盈虧。

因為這個市場上最難戰勝的還是自己。對於很多的人,那根最短的木條就是自己的心態。股市的博弈性使得市場短線的波動呈現出相當的非理性和不可預測性,市場永遠都在考驗你的智慧,不斷地使你懷疑自己,不斷地讓您的心情在地獄和天堂之間來回,這個時候尤其需要你能能保持一份平和,靜下心來客觀而不帶主觀特色的分析這個市場,心態對你的要求就是如此。

我們不可能避免擾動的情況下,如果如何放鬆心情與平和心態?說到這裏湖山又要提起一句老話--總值管理。

根據數學統計,如果一個投資組合有足夠的品種(5,6個就夠多了),那麼從總值上衡量,它將具備相當地穩定性,對於很多的投資者而言不知不覺得都在應用這個分散投資的方法。但是很多的投資者雖然實行的是分散投資,但是看管自己的投資組合的時候從來就沒有從整體的總值上進行過管理,而僅僅從單一個股的漲跌上體會股市上的悲歡離合。很多的時候往往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幾隻個股的上漲而興高采烈,但是實際上總的市值反而因為另外的幾隻個股的下跌而下降。當你把你的目光僅僅集中在少數幾隻個股上的時候,你的心情將隨著他們的漲跌而起伏。在你的投資組合中不同的投資品種互相抵消漲跌之後,作用在總值上的合力使得總值顯出一定的穩定性,這種情況下,您就可以完全回避個股的漲跌,盈虧給您帶來的心理上的影響,因此湖山認為一個好的總值管理的操作,是對心態的最好呵護。

就像是前面的文章湖山曾經說過的,總值管理就是將你的目光從雜亂無章的單一個股的漲跌當中挪到總值上來。湖山從廣大投資者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大家最好採用多樣化投資以分散風險,除非您有十足的把握,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上。這樣的組合意味著一種操作的思路,就是保持市值得穩定增長,採用止損的手段防止個股的可能下跌給總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這個思路下,已經不存在什麼長線,短線的說法,您也根本不必體會那中長線中短線漲跌帶來的熬人折磨,短線操作當中驚心動魄的追殺,您的心態將有可能調整的十分到位,從而從容的操作。

湖山說到這裏,大家可以看的出湖山的操作思想,就是以總值為核心的帳戶管理,唯一的目標就是維護帳戶總值的上升,這樣的操作可以從很多方面上回避了股市上很多因素的帶來的干擾,包括單一投資的盈虧、心態等等。湖山相信很多人的分析水準還是可以的,只是缺乏一個良好的操作習慣,這個操作習慣又反過來影響了心態,從而形成惡性的迴圈。湖山就是試圖用這種操作的方法來跳出這個迴圈,因為湖山認為在股市上一味的強調心態是不全面的,心態與操作是相互影響的,我們只能通過在兩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良好的心態和操作。

論風險控制

風險和收益並存於整個證券市場當中,因此決定了這個市場上的投資活動也就相應有了兩個目的,回避風險和爭取收益。但是很多人,都看到了後者而忘記了前者,多數的操作行為都是在爭取利潤,而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甚至哪怕是意識到要控制風險,尤其是在所謂的"黑馬股"面前。追求收益和回避風險是這個市場上操作的必要環節,忽略了任何一方都不是完整的投資行為。而對於風險控制的漠視必將使風險不請自到,這也是很多人投資股市本來是為了獲利,到最後的目標卻成瞭解套的原因所在。

風險和收益是一種可能性上的概念,對應在現實就是虧損和盈利(當然這個是以錢的"價值"不變為假設前提),股價存在這波動的可能,因此持有個股就意味著風險和收益。完全持有現金可以回避這個風險,但是同時喪失獲得收益的機會。為了獲益,我們不得不持股,因此,我們就需要對風險進行相應的控制。

風險控制在行使得時候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風險控制都蘊涵於某一個體系化的分析和操作的方法之中。任何一種分析方法都需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1 如何判斷趨勢的方向
2 在判斷好趨勢的方向之後應當如何操作
3 在操作之後,如果發現和預想的不一樣,你應當採取什麼措施補救,或者說,什麼情況下可以確認以前的判斷失誤,並如何採取措施。

風險控制就體現對第二和第三個問題當中,不管你是用技術指標看盤,如MACD之類的指標,還是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等,都在自己的理論當中對這些問題作出明確的回答。股市上沒有百戰百勝的方法,任何方法都有錯誤的時候,出現了錯誤,如何糾正就是他們必須回答的問題。這些理論來源於實戰,都帶有很強的實戰性,因此不僅僅是"預測"的方法,如果你對一個新的投資理論學習之後,如果不能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這說明了兩個可能的問題,這個理論不完善或者你沒有學好。

湖山相信,絕大多數的投資理論,都是其創立者對其自身成功的經驗的總結,可以說是一部部贏家的寶典,排除有些理論的過時,我們在領會這些寶典的時候,領會這些理論當中對應用這些理論而產生的風險的控制,這才談的上對這些理論的精通。

股市上很多人都用自己的控制風險的方法,很多人都是對於自己能夠忍受的虧損範圍作出規定,虧損5%或者某一個其他的幅度堅決離場等等,這個方法湖山在剛剛開始做股票的時候試過,可能對其他人是適用的,但是對湖山而言太痛苦了,湖山用不了。但是風險控制又是不能不進行的,為此湖山也曾經有單一投資專案虧損接近50%的痛苦教訓,在實踐當中,湖山自己找到了一條控制風險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最好的風險控制就是在入市之前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不要相信那些認為技術分析不管用,基本分析也不管用的人,這些人往往什麼也不會,同時什麼也做不好。對這些分析工具也不要輕易否定更不要迷信,因為這些分析的方法都是工具,有了這些工具你不一定成功,但是沒有這些工具你肯定玩完,就像給了你電烙鐵不一定代表你就能修收音機,但是沒有電烙鐵你肯定修不了一樣。對這些理論的應用和條件一定要看清楚,並在市場上多多進行幾次模擬操作,實習夠了並且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法再來玩。千萬不要懵懵懂懂的入市,否則什麼風險控制也談不上。

股市的風險體現在因為個股的下跌而造成的總值的損失上,因此湖山對風險控制操作體現在兩個方面:

控制買入風險,這個是股市風險控制的最初始的階段,在股市上的前錯萬錯都是從買入開始的。買入的時候切忌貪念,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是依然是沒有錯誤的,當個股出現放量上揚,並且出現較大乖離率的時候,您最好還是按捺住追高的衝動,因為湖山的統計,能夠連續放量上升不加調整的個股,真的在比例上低於2%,如果您不是在這之前就已經介入該股最好還是不要冒著98%的風險去追逐這只有2%可能的利潤。其實不要追什麼黑馬股,黑馬之所以成為黑馬是因為不引人矚目,當一隻個股已經淪落到萬眾矚目的時候,它已經不是黑馬股。

這裏還有一個很老套的計算可以按捺你躁動的心靈,每週0.6%的總資金增長,你是不是看不上眼?你肯定會笑話我竟然有如此低檔次的追求,但是維持下來不過就是每月2.2%的利潤,您仍然在恥笑我,複利累計下來不過就是每年30%的利潤,如果您有10萬元,能保持每年這個速度的增長,10年的複利增長就是將近138萬元,20年1900多萬元,而30年就是2.6億元的總量。億萬富翁之夢的實現只要您有每週不到1%的利潤而已,真的,您真的沒有必要追求黑馬,只要小心翼翼地保護您的總值就可以了。

控制持股風險。有了小心翼翼的買入,更要有小心翼翼的持股,設置止損位保護您的總值是最好的方法,止損位最好能跟隨移動,而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的,湖山習慣將止損位的設置在湖山認為重要的一條均線上,對這個止損位的破位往往使得湖山對後市的看法改變,同時也是湖山容許離場的最低價格。這樣止損不僅僅是止"損"還是一個保存利潤的方法。您可以採取您使用的分析方式當中設定的止損位。

雖然有很多的人反對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面的做法,但是湖山認為結合股民的實際情況,多數股民不可能對一隻個股有把握到如此的地步,最好還是通過多樣化投資來管理自己的個股,當然不管您有多少個股,您千萬不要忘記您的總值,為了總值,果斷淘汰那些走勢不良的個股,在僅僅關注到總值的情況下,您任何賣出行為不會受到是否盈利的干擾。

風險管理的兩步就是1,小心買入;2謹慎持股,千萬不要給個股設定目標位元,除非你是能控制盤面的大主力,賣了再漲沒有關係,怕的就是拿著的個股不斷下跌。

記住一點,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保護您的總值,通過不斷地買入為您總資金的增長加油,同時也通過止損,來拋出有礙於您總資金的增長的個股。成功的風險管理的結果是您的帳戶內的個股不斷地優化,從而使得全部的資產極具流動性,簡單地說就是處在想什麼時候賣出就可以什麼時候賣出地狀態。我們可以這樣說,在股市的操作當中,你注意到了風險控制,並能有效的執行,您就獲得成功的大半。

論主力

證券市場上的風雲變幻,漲跌無常,使得人暈頭轉向,搞不懂方向,古語雲:"變化莫測謂之'神'",所以在背後操縱漲跌的"大主力"就多少有了一點"仙氣"。在很多投資者心目當中,主力是一個神秘的角色,有這非凡的能力,only you 每每能在危急中力挽狂瀾,將行情引導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only you 能點石成金無所不能化腐朽為神奇,所以也是only you 能成為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投資者關注自己的個股中"有否主力",若有,則萬事大吉,因為主力與我同呼吸共命運,天塌下來有人管。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有著"主力"地存在使得個股相對活躍,從而使得市場顯得機會較多,所以主力動向的分析,也是股市操作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甚至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我國莊家活躍的市場這樣分析就更加重要,你需要分析你的對手--整個市場--的意圖,而這種意圖往往有一個集中的體現者,就是主力。分析好主力,你才能知己知彼,才能為勝利奠定基礎。但是主力的特殊能力往往使得很多的投資者在分析的時候不能正確的對待。

分析盤中的主力動向有很多方法,湖山以後也要提到,但在這裏不一一列舉。本文主要談的是投資者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主力"的問題。被神化的莫測高深的主力是投資者心目當中的一個誤區,因為是"主力",所以操作的方式和我們必定不一樣,加上一些文章的鼓噪,好像主力都是一些能特立獨行的物體,什麼拉高建倉,什麼打壓吸貨,好像什麼古怪做什麼,什麼別出心裁做什麼(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一些情況下的確有如此操作)。我們先不從分析的方法上看,僅僅看從這樣的立足點出發的結論,往往會與事實相差很遠。

我們不應當忘記,主力也是人,也有人的弱點,雖然資金量的不同決定了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但是在追逐利潤方面,大家有著共同的心態。"操盤手"是民間對"主力機構"運作資金的人的普遍稱呼,實際上的操盤手和證券公司的場內經濟人的作用是一樣的,他們只是負責執行專案策劃人的指令,很多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上面到底要幹什麼。我們還是用民間的"操盤手"的叫法吧。操盤手肩負重任,而資金並不屬於操盤手,上千萬乃至於上億的資金微小的波動就是上百萬的量級,壓力極大。做股票不是為了賠錢,我們是這樣,大資金的所有人也是這樣。如果形成虧損,就是帳面上的虧損,老闆或者資金方都有可能來向你"問候"一下,甚至可能問候你是否"適應"工作。有的操盤手用自己的資金借助財務杠杆來獲取運作的資金,其壓力就更大。好,你打壓,打壓的散戶受不了,你的老闆同樣也受不了,你的帳戶更加受不了。你拔高建倉,老闆是否也能忍受如此高的成本?而類似這些我們常常聽說的這些別出心裁的操作,往往是因為種種意外的情況而造成的非常措施。更多的情況下主力也是和我們散戶一樣,也喜歡從買入那一刻起就在獲利,也是十分討厭套牢的。主力既然不是神,那麼他就要和人一樣的操作。

在這個市場上道理有的時候往往很簡單,主力吃了滿肚子的貨,也要考慮如何出場;主力空倉的時候就要考慮介入;市場價格低於主力介入的價格主力也要虧損;主力也不希望虧損;主力做個股也要考慮是不是好做,從前期高位剛剛跌下來的個股,上檔剛剛形成很多套牢盤的,主力也不敢做,不是所有的個股可以為所欲為的操作。這些廢話一樣的道理,恰恰是很多投資者在分析市場的時忽略的,所以有的時候從很多投資者得出的結論當中,我們推導出主力的運作就像傻瓜一樣,或者說就像神一樣,反正不是正常人的方式。例如,主力被套牢是很多的投資者常常在頂部放量長陽出現後再下跌當中,或者出現了跌穿了密集成交帶之後的結論,為此常常拿出各種各樣的分析軟體來支援自己的結論。其實看你的結論是否準確很簡單,就看你的結論能否能使您利用成交量和價格的配合關係找出主力入場,推高,離場的操作脈絡就可以了。主力處於什麼狀態必然行情會有其特殊的走勢,你的結論是否和市場行情切合,就從這一點出發。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根據盤中的行情和相對價位的高低,從邏輯上考察我們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誰也不喜歡虧損,主力也不例外,於是就有了振盪上行當中的支持位。舉例來講,很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股價嘎然而止的止跌的位置上透析出主力的成本(至少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本)。我們也可以從成交量的當中小小的變化當中尋找主力的痕跡。例如,入貨的時候多是是前面的密集成交帶的高點支援這後面密集成交帶的低點,這就是所謂箱形整理也好,頭肩底也好,W底也好對箱頂或者頸線位突破後反抽的道理,低位主力拿不到貨了,就要抬高一個價位,價位的抬高就有人願意放貨,於是拋盤再度出來,但是此時主力不能允許價格下跌,價格下跌的下限就是前面的成本區,往往在這些所謂的技術位附近。出貨的時候正好相反,密集成交帶前面的壓後面的,價格一反彈到主力集中放貨的區域,就有前期的套牢盤殺出,反彈的價格儘量不接觸那個價位,這也是反彈當中經常不會超過M頭,多重頂,頭肩頂等等形態的頸線位的原因。有的時候股價即將突破一個前期在兩三個月內形成的堆積著巨量的相對高位的頂部(指前期的一個在經過彪升後形成的頂部),往往後面的突破常常失敗,很簡單,好不容易在前面把貨出掉,難道在短短幾個月內再原封不動的拿回來?是不是有毛病?……類似的例子很多,其實,我們只要用正常人的思路來站在主力的立場上想東西,有的時候短線的波動我們不一定知道主力如何耍花槍,但是中長線的思路一目了然。

當然主力分析不是這麼簡單的,我在本文當中要強調的不是什麼具體的方法,而是我們的思路,這是任何一本教你如何戰勝莊家的書籍當中所沒有談到的。對於主力分析,我想起毛主席的話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而多數情況下,"神"一樣的主力往往使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下手。

湖山股市論語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接到很多朋友的來信,都想問問具體的操作方法應該如何。筆者推出這個系列短文的思路就是先從思想上進行抽象的總結,然後再過渡到方法論上,大家暫時不要著急,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當中看到的。

湖山論消息

證券市場是資訊流通最快的地方,大道小道,真的假的,鋪天蓋地而來,有黃金,有陷阱,考驗著所有人的判斷能力。不知道消息不行,但是知道了消息同樣頭痛。於是打聽消息,和隨之而來的判斷消息的真偽成了很多投資者十分頭痛的事情。我們下面就要談談對消息的看法。

我們接觸到消息分為三種,一是所謂的主力如何操作某一隻個股的消息,二是有關某一隻個股或者大盤的基本面的種種傳言,最後就是可以在各類報刊雜誌,券商F10資料當中找到的個股和大盤的正規資料。湖山下面就從這三個角度上談談"消息"

主力坐莊的消息,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最好還是不信,因為這一類的消息傳到散戶這裏多數時效性已經沒有,或者這一類的消息本身就是主力處於某種目的故意放出來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真的有一些坐莊的主力內部控制不嚴,造成消息的外泄,如果這個消息外泄的程度太高的話,那麼看主力是要採取洗盤等補救措施的。如果您接到這類的消息,最好您還是先從盤面上看看是不是有主力在裏面,以及主力的意圖,如果從盤面上得不到對這個消息的驗證,您最好還是一笑了之。這類的消息也有點用就是可以使您關注一下市場上的個股,有的時候說不定還真的有條消息是真的也不一定,也省下你費勁地在盤中一個一個地找了。對於這一類和市場緊密相關的消息,您最好能在盤中的走勢上找到這個消息反應出的主力的蛛絲馬跡,以及通過這些反應出來的問題,一定要在走勢上驗證。有的時候,告訴你消息的人不是在騙你,但是你能否保證他是否是被別人欺騙。還有的時候,反應出真實情況的消息,並不一定能帶來如期的收益,因為主力也有套住的時候。所以通過盤面得出的結論是最真實的,盤面不但反應了主力也反應了散戶,所以,這一類的消息一定要在採用前通過盤面來進行驗證。

第二類消息就是傳言,傳言的出現往往和主力坐莊的消息類似,有的時候是主力刻意的粉飾,但是有的時候也反應出市場上的種種心態。對於這一類的傳言同樣要通過與行情的結合進行判斷。利好傳言如果出現在股價彪升起來,甚至在高位出現巨大的成交量,甚至你自己的判斷也在懷疑是階段性的頂部,這個時候要敢於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實性,更要寧信其無,嚴格按照你原先的分析進行操作。而如果在低位出現不斷的利空傳言,但是股價異常堅挺,這個時候你也要考慮一下是否應當相信。我們先看看第三類消息,然後我們在一起考慮一下如何對待。

第三類消息就是正規的資訊,來自於各類媒體和券商的公告服務,這些消息都是有明確的出處,並且有人為此為負責,所以準確率要高,但是往往出現這樣的結果,就是,明明是利好出臺,可以股價卻像死豬一樣不漲甚至下跌,或者是明明利好出臺但是股價卻十分抗跌甚至彪升。

實際上第二三類的消息的真假在很多情況下消息已經無所謂,市場對消息的反應才是最終決定消息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多"的"實質"。原因出在價格和消息的關係上。消息和價格之間的關係是間接的而不是我們一直認為的直接的。消息和價格得互相作用要通過對一個中間傳導機制--市場人氣--的影響才能起作用。任何影響價格的因素都要先來影響人氣,人氣來決定價格。價格是人們的買賣行動所造成,人們的買賣行動取決於人們對後市的看法,普遍樂觀,多採用買入,普遍悲觀,多採取賣出。因此如果有人試圖影響股票的價格,那麼他必須首先影響人們對後市的看法--就是所謂的人氣。

消息是否能左右價格,就看能否對人氣造成影響,而消息是否能對價格產生如期的作用就要看消息是否能如期影響人氣。這個人氣不是分析者本人的情緒而是市場的主流情緒或者說主流資金的情緒。由於不同時期,人們對同樣消息的反應可能會有不同,因此,消息對價格的影響也就相應的不同。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所謂的在這個市場上,有的時候利空就是利空,利好就是利好,而有的時候,竟然出現所謂的"利空出儘是利好,利好出儘是利空"的說法。

所以當一條消息出來的時候,我們它進行利空利好界定(尤其是看對短線行情的影響的時候),一定要從分析市場人士對這條消息的反應上出發,而不要從消息本身代表事件的好壞上。這樣你才能瞭解很多時候利空不是利空,利好不是利好的根本原因,而對市場的預測和操作才能盡可能的合乎事實。

對於我國目前主力大行其道的市場狀況下,對消息的分析就有了更複雜的一面。莊家為了獲利,必須和其他人不同,只有在多數人看空的情況下他看多,才能完成建倉,而多數人看多的時候它看空,才能完成出貨,因此通過消息利用和操縱來控制市場的情緒就更加的必要,通過消息來影響整個市場上除了他之外的人的情緒,向自己意圖控制的方向引導,從而對完成自己的目標而起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就更要小心分析,要結合盤面上的主力行蹤來判斷,尤其是關注那些對消息反應異常的個股,比如說該跌不跌,該漲不漲的個股,從而推測主力的實際意圖。

分析消息,實際上是要求分析者要超出消息本身來看,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上出發將消息作為一個因素來考慮,考慮這些消息的內容和可能產生的影響的同時,還要考慮出臺這些消息的原因,以及主力可能對這些消息的應用方向。不要陷於紛亂的消息面當中,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論成交量

買賣行為的發生必然會帶來兩個結果,那就是成交的價格和數量,它們集中反映了交易雙方的主要意圖,在象股市這樣的投機市場上,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在這個市場上由於價格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現實資產,所以,股民的目光似乎更加集中在價格上,而但是成交量的分析,卻相對忽視,更多的時候是作為價格的一個附屬物來進行分析。

而目前市場上對於成交量的分析,多多集中在量價配合上,流行最廣的莫過於所謂的"價升""價跌"和"量增""量減"之間的關係,在"價升量增"的指引下,就有了太多被套牢在天花板上的癡男怨女。是成交量的分析根本不管用,還是股民在成交量分析上有什麼忽視的地方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成交量。我們首先理解一下成交量,成交量是什麼?成交量的市場意義是換手,成交量越大,換手越大,成交量越小換手越小,而換手的大小與多空分歧成正比,於是從這個意義上出發,成交量應當被理解衡量多空分歧大小的指標。舉例而言,假如市場只存在一種股票,和兩個人。假如現在的價格是5元一股,如果雙方一致認為該股的價格應當在1元是合理的,於是雙方誰也不會採取買入的措施,相反,都在賣出,很可能價格會在沒有任何成交量發生的情況下一步到達1元;而如果雙方共同認為合理的價格在10元,那麼同樣的是價格也會在沒有任何成交量的情況下到達10元。因為雙方沒有分歧,所以不可能存在成交。但是如果一方認為合理的價格在1元,於是最為明智的舉動就是在價格到達之前將股票賣出,這個看法越堅定,他的賣出行為越強烈,直到全部賣出;而另外一方同時認為合理的價格在應當在10元,於是會採取截然相反的行為,於是成交產生,分歧越大成交越多。因此,對於成交量的分析,是不能脫離對多空分歧的分析和對換手的分析,這是成交量分析的本質,脫離了這一點,成交量分析將不具備任何意義。

湖山的成交量分析,實質上是在試圖解釋某段時間的換手的結果是籌碼趨向于集中還是分散,為此湖山關注的是低位元的股價小幅度的連續放量和股價相對高位的巨量。巨量往往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隨意巨量往往是騙人的居多,不管是在高位的巨量還是在低位的巨量。

湖山先說說高位的巨量,湖山所指的巨量是當日換手超過10%以上的大量成交,不管是否伴隨長陽的出現都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很多的時候,這種高位的巨量往往一天的換手超過20%以上。小2億股流通盤的王府井 600859在2000.7.17日一天的成交高達4665萬股,換手率接近25%,當這樣的成交量出現的時候,最好的操作就是離場。這種巨量往往在此之前都有一波較為波瀾壯闊的上升(約高越好),使得股價距離10日線較遠,短線主力獲利非常豐厚,變現意願很強。如果放出巨量之後的幾天之內,如果股價不是立刻止住下跌,而是相繼破位5日線10日線,那您就不管是否被套,快快離場,真的不要再等了。在相對高位的頭一根巨量K線出現後,股價不接著上升,在此平盤,並且在5日內累計換手超過30%並且,陰線居多,也最好離場為上。

作為大資金的出貨,並不像是普通投資者的兌現,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離場,但是不是全部離場並不代表該股的出貨沒有完畢。舉例來說,一隻個股主力的建倉成本,加上拉高成本,算是10元的平均成本的話,到20元的位置上,主力只要離場一半就可以收回全部的成本,剩下的賣多少錢都是盈利,可以不緊不慢慢慢地來。所以對於在高位短時間內累計換手超過30%並且擊破10日線者,最好是利用一切機會離場,因為主力已經"離場"

我們下面談談通過成交量判斷主力的入場。大家都知道,主力的操作需要控盤程度至少到達30%以上,這要求在低位至少要有30%的籌碼出場,在高位有相當於這些籌碼的資金入場。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

出貨可以採取快的形式,在市場上還沒有反應過來漲勢就要結束的時候派發完畢。而入貨則要求隱秘,不能讓人家發現你在入貨,否則你達不到目的。所以湖山懷疑那些下跌的股票突然出現的巨大成交量。因為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低位放量意味著資金的流入,如果主力採用這個方式入貨無異於告訴所有的人"我在進貨",這樣做的目的何在?是自殺?還是別有用心?朋友們應當好好想想。如0722金果實業在2000年5月下旬的"低位放量",該股從3月份將近36元的高價一路跌下在接近股價腰斬的地方17元附近異常放量並霎有其事的打出一個漲停,作出一幅放量上攻的樣子,但是後來的走勢將這幾日進入的投資者盡數套住。從該股的歷史圖形上,我們可以看出在99年6月份,該股當中就有主力在悄悄收集籌碼,收集成本區在10元到20元估計成本15左右,籌碼收集工作持續到99年的10月份。隨後展開調整,35.97的高點複權之後的價格為52.39元,2000年5月份"低位元放量"的區域為25元上下,這是一個歷時1年的長莊的運作,不知道是不是曲高和寡還是什麼原因,高位的出貨顯然沒有成功,或者沒有完全成功,於是就有了這個所謂的"低位放量"出貨的過程,連續的放量激發了市場對它的認同,一時間新資金介入的謠言四起,而主力卻利用這個假相順利的完成了出貨。

我不否認有拉高建倉的操作,和低位放量入貨的操作,但是但是主力採取這種方式建倉之後往往是長時間的調整,通過這樣的調整折磨一切看多的看法,使得人們對於前期拉高建倉的判斷產生根本上的懷疑,只有這樣才能引發下一波行情,這個時間往往要超過半年以上,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這已經步入下一波行情的範疇,超出了很多人可以等待的極限。如600756在99年6月份的行情,股價突然的放量上升,就是新主力介入的最好操作,但是隨後的調整竟然長達將近一年,該股以後走出了波瀾壯闊的行情,但是有多少人能從99年6月份堅持到後來的大行情啟動呢?類似的情況很多,包括大牛股0008議案科技在起來之前也有過這樣的走勢,但是隨後發生的漫漫洗盤,將抹殺所有人的憧憬和耐心,對於拉高建倉,您是否有這個耐心參與呢?所以在很多的時候低位的突然的巨大成交量產生之後,我們不應當急著介入,最好能適當觀察一段時間,並且能經常對這些個股作出跟蹤。湖山不是否認低位放量,而是說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您最好還是有個心眼。因為有太多的股民就是被套牢在放量上,看見放量就買入的操作不知套住了多少人。

主力在低位的入貨常常是使用並不引人注意微幅放大地成交量,並在走勢上呈現出窄幅的振盪,沒有人能意識到這種放量的產生,從而使得主力等悄悄地完成初步的建倉,最為突出的走勢就是600073上海梅林在1999年12月份的走勢堪稱這種走勢的典範。大盤緩緩地下跌,投資者的心態幾乎絕望,但是唯獨600073就是不跌,並且微微放量,主力的耐心操作,塑造了2000年初的一個出色的亮點。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成交量分析並不是簡簡單單對價升量增的關係的分析,當異常成交量出現的時候,不管是放量還是縮量,我們都應當通過和其他因素的結合,來判斷這個成交量的所代表的市場含義。最好的情況就是將成交量和價格結合考慮。學會通過分析成交量產生時的高度(價格)來分析主力的倉位。記住一個原則,多數情況下,主力是不可能在相對的高位大舉入貨,或者在顯現出明顯入場跡象後,馬上展開拉高的行動的。在我國的市場上,成交量分析的本質就是對主力倉位的分析。不要把主力想像成神,他們要想盈利,就要在低位買進籌碼,在相對高位放出籌碼,否則他們就要虧損,和我們一樣。而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明白如何結合成交量對主力進行分析,從很長時間的歷史圖形上找到他們從進入到離場的痕跡,因為主力無論是進來還是出去,都要產生成交量。

論分析

湖山想起兩個小故事:

一則是華爾街有兩位"炒手"不斷交易一罐沙丁魚罐頭,每一次一方都用更高的價錢從另外一方手裏買進,這樣雙方都賺了不少錢。一天,甲決定打開罐頭看看:一罐沙丁魚為什麼要賣這麼高價錢?結果令他大吃一驚:魚是臭的!他為此指責對方。乙的回答是:罐頭是用來交易的,不是用來吃的啊!

另外一則是曾有一個記者靠拋硬幣在十字座標上畫線,正面就升一格,反面就降一格,拋了幾十遍後畫出一條曲線。他稱這是一隻股票的走勢圖,請一位著名的技術分析專家研究。該專家非常興奮:此股極具上升潛力!他再三詢問股票名稱,記者如實相告;專家盛怒之下,拂袖而去。後來,這個回味無窮的故事上了《華爾街日報》。

類似的故事很多,有不同的版本,在現實中也不斷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這使得我們不由得有一個反思,證券分析到底是不是一門科學?從長期的趨勢上看基本面的確可以左右股價的運行,我們可以通過對公司的財務分析發掘其內在的價值,通過對價格和成交量的統計分析,我們也可以發現些許的邏輯關係。於是也有很多的學校開設這一類的學科,並頒發相應的學位。但是如果拿出物理,化學等學科的較真的勁來衡量,恐怕那一條理論也不能站穩腳跟。湖山不由得想起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臨到末尾,老先生竟然在稱經濟嚴格而言應當時藝術而不是科學。

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需要作者和欣賞者的共同創造,同一個作品因為參與觀賞者地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一千個讀者心目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一千個投資者的心目當中也會有一千種未來的具體走勢(雖然未來的趨勢可能只有漲跌平三種方向)。而這一千個個人將自己的想法作用在股市上的時候,就有了更加複雜的實際走勢,這也許是股市具有藝術特徵的最明顯表現。正因為有了人的創造,所以在這個市場的行情就不會出現什麼東西發生了之後就一定會發生另外的一種情況。

技術分析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前提就是"歷史會重現",但是重現的歷史將以趨勢的形式重現,但是在小到日,周,月甚至一年的走勢當中具體的走勢很可能是將若干段歷史"揉合"在一起,而在更加具體的走勢當中,將以千變萬化的形式出現。技術分析實際上分為兩派,一個是概率統計,這個需要很高的數學方面的知識,對於他們而言只存在概率高低的問題而沒有是否正確的說法,這一派有著各種各樣的分析指標,當然這些分析指標用的最好的還是指標發明人。另一派是試圖通過對圖表的研究來發現股價運行背後的市場規律也就是說"市場意圖"的。這個需要很高的洞察力,但是也存在一個準確率的問題,畢竟不是在猜自己在想什麼。當然還有一些根本不懂技術分析的人而又聲稱技術分析無用的人,因為不知道他們如何分析,我們就不考察他們了。

對於基本面研究而言,基本面指導市場的運作就如同用橡皮筋來控制車子,你不能讓它如期啟動,更難以讓它如期停止,你只能在振盪當中讓它按照您意思向大體的方向上前進。作基本面分析的人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莫過於柏克夏o哈薩威的沃倫o巴菲特老哥,老巴維持著年均將近30%的增長率操縱著最成功的私募基金,穩居財富前幾名,並數次上摸頭把交椅。老巴的價值投資理念被全世界奉為聖經,但是大家都記得老巴的價值投資的理念,卻很少有人(至少我接觸到的人)記得老巴的一句話,入市要有50%虧損的準備。回頭看看老巴的操作,常常被套,而且50%的單項帳面虧損也不乏出現,老巴的這番話好像是給炒股的人說的,其實是給作基本面分析的人的金玉良言。你做基本面分析嗎?好!先看看你能不能受得了50%的虧損。老巴要是這樣在中國國內推薦個股,還不得叫吐沫給淹死?所以老巴也明白,自己的分析方法適合於自己這樣有著"傳統而守舊"的生活方式,並且喜歡老環境的人操作,自己的分析就自己看,自己操作吧。

各種分析的方法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就像是不同的工具,幹不同的活要有不同的工具,你不能拿著螺絲刀縫衣服吧?可是在股市上就有這樣的人,拿著基本面的分析結果打短線,看著各種技術指標做長線,碰巧對了,還好說,碰得頭破血流了,就說中國的股市不規範,就說技術分析無用論。還有更多的人拿著一個指標到處套,就像一個慣於使用螺絲刀的人,不能幹什麼都用螺絲刀吧?頭破血流是應該的。股市分析是一門藝術,藝術就有千變萬化的特點,不可能在行情分析上出現什麼原因必然會帶來什麼結果,否則知道幾個金叉,死叉不就全發了?對市場的分析,我們要明白,不管是什麼樣的因素作用於市場,都是通過影響參與這個市場的人來進行的。如果能提高市場參與者的主流情緒,使之產生樂觀的看法,後市就要上漲,反之亦反之,當然,呵呵,這個主流情緒不是"大多數人"的情緒,而是指能夠影響整個市場行情的"主流情緒"。所以在不同的情形下,同樣的因素就有不同的結果,甚至有時都會有什麼"利空出儘是利好","利好出儘是利空"的說法,近期就拿國有股上市的問題吧,以前一提這個,必然帶來的是大幅的下調,現在的影響已經遠遠不如當時了。

所以對應於不同的操作,要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你的操作要和分析配套使用。"每股收益1塊錢",和"昨天怎麼會有一根大陰線"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我認為分析市場最終是要分析到直接作用股價運行的"人氣"上來,尤其是對應於短線的操作,學會分析市場情緒是相當重要的。分析市場的情緒,我覺得恐怕沒有什麼指標能準確的衡量了吧,如果你以這個目的出發分析市場,你的分析就會逐漸走向全面,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就事論事的階段。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股市的分析就是與人鬥、天鬥。所謂的"股票"就像是前面故事當中的"沙丁魚罐頭",很多的時候,它僅僅是一個"交易"的工具,你不是通過它來掙錢,而是通過和"它"背後的人的競爭來"搶錢"。分析人,才是證券分析的本質,證券分析是不同智慧之間的較量,無論你有什麼方法,你一定切記,你的分析方法必須和你的操作結合,用你擅長的工具做你擅長的事情。

湖山論止損

俗話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做生意如此,做股票也是這樣。賣出是湖山操作的另外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環節比買入都要重要。為什麼要賣出?湖山認為賣出只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就夠了,就是看空。要跌了,就快賣吧。手中持有的個股的下跌將會造成總值減少,總值減少就是"損失",因此在湖山的字典裏面,賣出和"止損"是一個含義(當然了,是在中國無法做空的市場條件下)。

止損是從總值管理的角度上出發的,而不是單一個股的盈虧,總值管理將你的目光完全放在帳戶的整體上來,忘記個股的盈虧,從而不斷地淘汰弱勢個股,保留強勢上來,因此湖山的"止損"的意義也與別人不同。有的朋友習慣將止損位置放在買入價格的百分之多少之下,也有的朋友將止損位定在某一個重要的技術位置上,但是基本上都是靜止的。而湖山的止損位卻是不斷變動的,或者也可以稱之為跟隨止損,股價的變動,會形成一個趨勢,當這個上升的趨勢改變的時候就是湖山認為應當止損的時候。所以止損在實際操作當中,可能是割肉,也可能是獲利離場,但是這個狀態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我止住了即將擴大的損失。

單一個股的損失不管是帳面上的還是實際上已經形成的,都會對操作者的心態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賣出盈利的個股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割肉離場卻需要很大的決心,這也是止損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很難做到的原因,尤其這個個股的價位距離買入價格不遠的時候。懷著解套的希望,帶著一絲絕望而又矛盾的心情等待,看著價位一點一點的下移,心理價位越來越低,最後直到完全絕望,痛下決心。這個時候止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止損是為了防止損失的擴大,充其量是割肉,而不是截肢,更不是腰斬。多數人心理上的止損,是針對單一個股的認賠出場,這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戰勝自己是最困難的。事實證明,對於很多的個股,我們除了止損,沒有其他的選擇。那麼如何才能在操作當中真正做到止損?

湖山的止損是建立在總值管理的基礎上,把止損的概念從個股上升到總體,從虧損個股的處理上升到全部的個股,只要不好的個股就堅決離場,從而在避免較大的虧損。這種止損的理念不是傳統概念上的對前面錯誤的修正,對心態的衝擊也降低到了最低點。投資者賣出個股時就能完全依賴自己對後市的判斷,盡可能降低了額外的干擾,從而理性的操作。賣出個股就是要賣出那些趨勢已經從上升或者整理轉化為較為低級的趨勢的個股,從而確保總值不失。賣出就是止損。買入或者持股代表對後市趨勢看多的看法,而賣出則是因為對趨勢的看法發生向淡的轉變。止損在總市值上範疇,而不是個股上。

本節講的僅僅是操作而不是具體的對趨勢的判斷方法,對趨勢的判斷方法,我們將在以後推出。我們有別於其他的股市操作理念,我們強調的是操作第一,我認為入市首先應當有的就是科學的操作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得勝利有了保障。

論總值

總值管理也叫資金管理,是股市操作中重要的環節,但是這卻恰恰是多數投資者最為忽視的一點,這也是我一上來就將這一點拿出來論述的原因。不信,您可以問問自己,您自己的賬上,按照今天的收盤價計算,您淨資產合多少銀子?多數的投資者是持有多種個股的,那麼這個投資組合的成果如何呢,就需要對帳戶的總值進行管理。所謂總值管理,指的是操作的方法,就是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總的淨資產值,以此考核自己目前投資組合的總體狀況,並以此調整自己的投資結構。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投資者,因為自己持有的某一隻個股的上揚而眉飛色舞,或者因為某幾隻個股的套牢而垂頭喪氣,但是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盈虧相抵之後累計的總值是否上升,卻很少有人知道。很多人覺得總值的問題並不重要,反正錢在自己賬上,別人拿不走。但是如果此時有意外的需要,要求將所有的資產變現的時候,這個時候看的是總資產值而不是哪一個個股是否盈利。總值管理就是將你的目光從單只個股轉移到整個帳戶上來。

這樣做的意義不僅僅是知道一個數,更重要的是你在執行一種科學的操作方法。

我們知道,在股市上誰也不能保證每一次買賣的100%正確,既然不能有這樣的保證,我們就需要有糾正錯誤的操作。多數投資者由於眼睛盯在單一個股上,在操作的時候往往採取的是下面的操作方法,只是賣出獲利的個股,而對套牢個股堅決持股,也就是說,獲利是賣出的必要條件。這不是嗎,很多時候,投資者已經預感到手中個股的危險,但是往往因為還沒有到成本價,而眼睜睜的看著它造成巨幅虧損。這種操作方式要求買入判斷的絕對正確,否則哪怕錯誤概率只有1%,最後的操作結果也是全線套牢,最後動彈不得。成本干擾了正常的操作,能不能忘記買入價格?真的很難,不知道買入價格我怎麼指導是否盈利?但是知道買入的價格,有對我的操作準確率有如此高的要求,我如何才能做到在有時候出錯的時候也能掙錢?而證券投資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要保證流動性,否則一旦發生什麼事情,要麼就要忍受巨額的虧損,要麼就只有乾瞪眼的份。這種方法的流動性也太低。

那麼是否還有一種容錯的操作方法呢?那就是總值管理。投資者由於條件所致,絕大多數投資者還是持有多隻個股的。總值管理作為一種操作的方法,要求投資者時刻關注總值的變動,而忘記單一個股的買入成本,其目標是維持總值的上升或者保持不降,採取一切可能的有利於維護總值的行動,包括果斷淘汰有不良未來預期的個股。因為一個或者幾個個股的"割肉"完全可以通過其他個股的上升來彌補,而幾個個股的盈利也完全可能被一隻個股的虧損全部吞沒。投資者應當將損失或者盈利的概念從單一個股的範疇上升到整體帳戶上來,過分看中單一個股的盈虧往往造成的後果是因小失大。很多人的"預測"是很準確的,尤其是持有一隻個股的時候,但是卻往往因為這種"盈虧"的干擾而不能理性操作。但是總值管理因為將個股的買賣與盈虧不直接聯繫,從而為操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心態,降低了對操作的干擾,甚至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您在一段時間內賣出的個股可能都是割肉的,但是您的總值卻是上升的,因為您帳戶上的個股全都換成了好股。在總值管理當中,你的資產也是相當富有流動性的。

對於湖山的投資理念,總值管理是全部思想的核心。湖山對於操作沒有絕對的長線短線的劃分,對於投資組合也沒有絕對的雞蛋放在一個還是多個籃子裏面的劃分,一切根據實際的情況而定。只要不利於總值的上升或者有利於總值得上升,長線股也變成短線股或者反之又有何妨?借用別人的一句話就是,總值管理可以使你大賺、小賺或者不賺,可以使你小賠,但是不可能使你大賠。

在總值管理的情況下,對於正確率湖山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操作的正確率要結合總值來看,只要總值上升,再低的正確率也是是成功的,否則就是再高的正確率也是失敗的,例如,對於10只個股的投資組合當中,9只是"割肉"出場,只有一隻獲利,但是一隻的獲利不但彌補了全部的"虧損"還帶動整體總值得上揚,湖山就對這個操作滿意。

股票要跌就是要對總值造成虧損,所以賣出就是止損。總值管理當中,湖山記不住自己個股的買入價格,只是大體有個印象,所以賣出個股統統都是以這種"止損"的形式賣出。

湖山認為任何人在股市當中都是不可能全勝的,因此要在採取這種可以"容錯"的操作思路,將目光從對個股盈虧轉化到整體盈虧上就是一個很好的思路,這是總值管理的本質所在。總值管理是湖山操作方法的核心,湖山也要建議大家用這種全面的眼光來指導自己的操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勝算。

湖山論股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股評這個字眼就臭了大街,股評家好像就成了過街的老鼠,作股評的人最後都不願意說自己是做股評的了。湖山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終於有一天好像明白了。證券市場是一個零和交易的地方,通過這個市場上的換手沒有增加一點財富,但是依賴著這個市場生活的有國家(通過印花稅),券商,交易所,各大媒體,投資機構,職業投資人,股評家等等相關的行業,這些行業的唯一來源就是證券市場,這個市場有不產生新財富,那麼就只有讓大多數人賠錢才能養活這些人,如果你讓多數人掙錢了,那麼這些相關行業都吃什麼去?因此少數人盈利是這個市場的法則,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相關行業,只有加劇這個趨勢才能夠全面成功,否則就只有失敗,而股評是在教大家都去盈利,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那就是這個行業的多數人失敗的原因,也是整個行業名聲不好的原因。

湖山的一個身份也是做股評的,至少人家都這麼認為,我也不想否認。既然身在其中,我也想談談作為投資人,對股評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在操作中應當如何使用股評。湖山想起自己的一個筆名,叢林漫步者。如果你走在充滿危險的叢林中,你無法預料何時、何地會出現什麼樣的野獸,更不知道這個野獸將要從什麼地方跳出來,要用它的牙齒還是爪子襲擊你的什麼部位,但是你不能事先知道這些並不妨礙你的探險,也不妨礙你萬一和它遭遇後和它的鬥爭。當然如果你有嚮導替你解決這些最好,但是不是每一個探險的人都會有嚮導跟著。我們也許會遇到對這個叢林很熟悉的人,他將告訴我們如何通過,但是他告訴的也絕對不是對上面問題的明確答復,他只能告訴我們,我們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可能在哪些域遇到意外,為此我們應當有什麼樣的準備,應當注意代表什麼東西出現的哪些跡象,如果這些情況發生了,應當如何應急等等。對於一個不能跟隨你進入叢林的人,也就只能告訴你這些了。湖山認為的股評也是如此。

股評所能告訴你的是一個提示,對機會,對風險的提示,以及你在這種情況下的應當採取的應對措施,這個提示僅僅起到的是指導的作用。而很多股民在使用股評的時候錯誤的把它當成了最高指示。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基本上是不可以完全預測的,就像是充滿風險的叢林,拿著專家的指導意見,並不代表你能安然無恙地通過,還要有你對這些意見的理解和操作,同樣的準備,同樣的參考意見,因為不同的人,穿過叢林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當然如果有條件,你最好能向股評家搞清楚,如果按照他的建議操作了,情況發生轉變,你應當如何處理。聽股評的關鍵還是你的操作。

而股評也是"人"的產物,既然是人的作品,就不可能保證有完全的客觀性,這裏面還融合著"他"的風格,隱含著"他"的操作特徵,如果可能,你最好能收集到他的歷史評論,從對過去行情的驗證當中,考驗他的可信度,同時也在搜尋他的"風格",再看看如何切合使用這個風格進行操作,比如你可以看看他推薦的什麼樣走勢特徵的個股可以買入,而什麼樣特徵的不能買等等,從而有的放失。有的股評家推薦的時候另有目的,而有的股評家雖然推薦的很准,但是很可能根本就不可能跟他做,這些都需要判別,絕對不能僅僅依靠一個股評家的名聲操作。

看股評是湖山每天必備的功課,通過看股評,湖山可以知道市場的狀況,湖山同樣可以通過股評找到好股票,省下一隻一隻的自己去找的麻煩。很多的時候看股評也是一個很偷懶的方法。有些人說的那樣"股評不能看""要反著做"這個說法也是不確實的。股評不能全信,也不可不信,在沙中淘金,就看您的水準了。

建議您自己還是應當有一點分析的基礎,因為這個市場上也只有您才能救自己。看股評也是您操作的一部分,會看股評的人同樣可以做的很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