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市場中有兩種人,投資者和投機者。不過在中國也許還有第三種人,那些即不懂投資理念也不懂投機技巧的人,有人稱之為新股民或新基民。不過其中一些人在交了學費後,遲早也會變成投資者或投機者。
投資者通常瞧不起投機者,譏諷其為傻錢,遲早要自食投機惡果。有人統計,2006年基金平均收益水準超過100%,而僅有不超過5%的散戶投資者收益好過了100%。假設大部分的基金是投資者而大部分的散戶是投機者,那麼投資者確實給了投機者很大的壓力。重壓之下,有些投機者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棄暗投明"。不過那個所謂的黑暗投機者陣營不僅沒有沒落,反而越來越人聲鼎沸。某些看圖說話者憑藉短短幾個月的超額收益,公然向基金經理們示威,著實讓堅持價值投資理念者氣為之結。當然,找到一只好股票容易,找到100只好股票的難度就是爆炸式的上升了。而基金本身的規模和投資特點,決定了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要幾何級數的高於普通投資者,才可能保持有吸引力的收益率水準。
不過就像自然界的很多對立現象一樣,投資者和投機者其實是即對抗又共生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好的拳擊手要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比賽才好看,如果拳擊臺上只有一個人在表演,不管其動作多麼優美,怕是賣不出一張門票。投資者為市場提供資金而投機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市場中沒了資金,叫有行無市。市場沒有了流動性,市場會死掉,很多人會沒飯吃。所以,如果政府要監管市場的話,打擊的不應該是投機者,而應該是那些利用內幕消息和其他手段操縱股價的人。前者畢竟還是按規則出牌,而後者才是規則的真正破壞者。
投機者通常會犯幾種錯誤。
第一種錯誤就是完全忽略基本面或者企業盈利的變化而過於追逐圖形和市場心理。其實作為一個好的投機者,最不應該忽略的就是企業的盈利情況了。畢竟市場中的大多數人最關注的就是上市公司盈利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本身如果和市場的預期不相符合,投資大眾通常會有過激的反應,從而造成價格的短期大幅波動和市場定價的錯誤。這會給投機者絕好的利用市場波動盈利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像投資者那樣研究企業盈利的變化特別是市場的可能反應,就是在做大眾心理和市場動能等典型的投機功課。
第二種錯誤就是過於依賴技術分析。技術分析的假設就是歷史會重複。歷史當然會重複,山還是那座山,人還是那些人,十幾年的時間,我們不可能有本質上的進化。不過在今天的中國,確實很多事情的發展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誰能夠想到2年前還分不清基金和雞精區別的人今年會幫助創造一個個基金的發行奇跡?歷史會重複,但我們首先得創造歷史。依靠歷史經驗來判斷未來市場走勢的技術分析派,早在1300點就開始痛苦了。所以,像投資者那樣做一下宏觀的微觀的市場的政策的一些分析,也許會幫助一些圖形崇拜者看清楚更大的趨勢。
第三種錯誤就是過於頻繁的操作。頻繁操作能夠提高效率,這是很多投機者的座右銘。不過頻繁操作過於關注市場短期的波動,從而忽略了不可逆轉的大波動。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利文斯頓最深刻的教訓之一就是看對了大趨勢卻賠了錢,因為過於頻繁的操作是把盈利的希望寄託於把握市場的短期波動,這個世界上最沒規律的東西上了。相反,投資者更關注企業的變化而不是市場的變化,所以操作的頻率較低,反而更容易把握大趨勢。
第四種錯誤就是視野太窄。投機者有時很迷信,因為面對太多的不確定性。往往在一些股票上賺了錢後,對這些股票戀戀不捨,就好像這些股票代表著好運氣一樣。一旦這些股票投資機會喪失,追求效率的投機者就做了最沒有效率的事。所以,投資者所運用的分散化投資的理念,也許對於投機者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我自詡為投資者,所以很容易就看出了投機者常犯的錯誤並沾沾自喜。但其實,如果想做一個好的投資者,學習一些投機技巧也是必要的。
不管是投機者還是投資者,股票漲了才能盈利。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技術分析至少有兩個方面的用處:
1.幫助尋找更好的買賣股票的時機。即使對於最堅定的投資者來說這點也很重要。如果一隻股票在買入後不久就有盈利,投資者就很容易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和判斷。如果買入後長時間虧損或者虧損幅度較大,貪婪和恐懼心理就會漸漸影響投資者的判斷能力,從而導致錯誤的發生。而且,投資本身就像其他工作一樣,應該是快樂的。而虧損,即使是暫時的,無論如何也不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
2.投資者執著于基本面的研究。但做基本面研究並不容易,也許你並沒有掌握所有的重要資訊,也許你對基本面的判斷出現了問題,也許你的邏輯是正確的,但市場就是不買你的帳。正確的邏輯長期終將發揮作用,但正如凱恩斯所說,在長期,我們都已經死了。這時候,技術分析也許可以提醒投資者應該重新審視最初的投資策略。
另外,好的投機者注重客觀的指標並堅持紀律。他們買賣股票很少帶有個人感情色彩。如果投機者買賣10次股票,有6次作對了,他會很高興,因為總體盈利了。而有些投資者,對一個企業長時間的關注並開始對公司有了很深的感情,陷入了情人眼裏出西施的情緒化中,混淆了投資公司和投資股票的區別;而一旦投資失利,則容易走入另一個極端,把股票選擇上的失敗歸咎於個人能力的問題,自信心發生了動搖。更糟糕的,有些投資者開始陷入思維的誤區,僅關注支持自己判斷的證據和論點,對不利自己的證據和資訊持強烈的抵觸態度,從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和概率戰鬥,畢竟做到100%正確,此事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慶倖的是,如果按正確的方式做事,我們就會贏得概率,而那輸掉的幾次,無非是概率的一部分,和我們個人的能力無關。
長期來看,投資和投機,就像黑夜和白晝,像一個硬幣的兩面,表面上對立,本質上依存。只要市場存在,投資和投機的遊戲仍會進行下去。而最後,不管是投資者還是投機者,不斷觀察和學習的聰明人才可能勝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