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

金融市場 新震盪期來臨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3/06/29 03:28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震盪,全球經濟又再度呈現弱勢。日本現在必須靠安倍經濟學來避免陷入第五次衰退;英國則面臨第三度的衰退。歐元區大部分國家仍處於嚴重衰退,而且還從周邊國家蔓延到核心國家。美國經濟表現也依然溫吞,過去幾季成長率一直在1.5%上下盤旋。

連新興市場,如今也無法扭轉成長減緩的頹勢。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已由2010年的10%,下降到8%;同期間印度的成長率由11.2%降為5.7%,俄羅斯、巴西及南非僅成長約3%,其他新興市場也同步減緩。

股市表現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差距,可以用三項因素來解釋。第一,目前全球經濟的「尾部風險(即發生機率低、但衝擊大的事件;例如歐元區崩解,美國墜入財政懸崖,大陸經濟硬著陸,及伊朗與以色列爆發戰爭等)」,已經比一年前要低。



第二,儘管工業國家與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均令人失望,但金融市場仍滿懷希望預期2013下半年及2014年經濟指標能夠好轉,尤其是美國及日本,並希望英國與歐元區能夠觸底,而且大部分新興市場能夠恢復正常。

第三,主要國家央行為因為成長減緩及通膨下降,已採取壓低政策利率、量化寬鬆(QE)及降低授信標準等措施,許多新興市場的央行也已降低政策利率。

全球市場靠流動性增加所激起的資產價格上漲,存在兩大風險。第一,如果經濟成長並未復甦到高水平,則低成長的壓力終將壓倒流動性擴張所產生的虛浮效應,迫使資產價格與疲弱的經濟基本面同步下跌。第二,則是一些國家的央行現行的QE及零利率政策可能將退場。

由於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今年第1、2季的經濟成長明顯減緩,使商品價格及新興市場股市原本便相對弱勢;現在由於聯準會釋放出QE可能提前退場的訊息,加上中國的成長明顯減弱信號,而中國、日本及歐洲央行又未如預期而進一步放鬆信用,使新興市場再受重創。

新興國家不僅吞下商品及股市下跌的苦果,還受到本國貨幣貶值,以及本國及外國貨幣計價債券全面下跌等打擊;由於外資急速流出,使所有高風險的新興市場資產全倒。

目前高風險資產的回檔究竟只是暫時,還是空頭市場將於焉展開?端賴幾項因素。第一是聯準會的QE政策是否當真會迅速退場。由於美國經濟成長減弱,通膨下降,聯準會很可能將放慢退場的腳步。

另一項變數,則是日、歐、英及瑞士等其他工業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是否會再加碼?這除了要看各國本身的經濟表現外,還要看中國成長減緩對亞洲各國、原料出口國及美、歐經濟帶來多大的風險。

另外,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可能進一步減弱,也是金融市場面臨的另一項風險。

接下來則要看新興市場政府如何因應:究竟是要提高利率,以遏止貨幣貶值及資金外流?還是降低利率以提振經濟成長,卻干冒通膨升高及資金急速外流的風險?

最後兩項因素,則是歐元區經濟究竟何時才能觸底?及中東緊張情勢及核子危機究竟會升高還是獲得抑制?

新的不確定及震盪期已經展開,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均動盪不安。事實上金融市場可能已經開始一波更廣泛的降低風險周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