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

智慧型機器 成長特效藥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2/12/29 03:59

各位在報上常看到一大堆僅聚焦於短期的經濟評論:例如「財政懸崖」對美國經濟復甦的影響,歐元承受的壓力,及日本擺脫通貨緊縮的最新嘗試等。會聚焦於這些議題,當然可以理解,因為一旦發生全球大蕭條,大家的日子就毀了。但當前的艱難狀況終將結束。我們對長期繁榮的展望了解多少?

答案是:比我們認為的來得少。政府機構(例如國會預算處)所做的長期預估,一般都依據兩大假設。其一是未來幾十年的經濟成長,會與過去幾十年的成長相似;尤其是對經濟生產力成長率的預估,都跟197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差不多。另一項假設,則是未來所得不均的程度只會溫和提高,然而事實上過去30年來卻大幅升高。

政府機構做這些假設的原因並不難理解。由於我們對長期的成長所知甚少,因此假定未來會複製過去,其實相當自然。另一方面,如果所得不均持續惡化,我們將看到一個政經混亂、充滿階級鬥爭的未來,這些都不是政府機關願意想像的。



但這套傳統的智慧很可能發生正、反兩個面向的錯誤。

最近西北大學教授高登曾主張經濟成長可能大幅減緩,而且從18世紀開始的成長時代很可能已走到終點;他的觀點引起各界一陣討論。

高登指出,長期經濟成長一直不是一個穩定的過程;而是由一些個別發生的「工業革命」所帶動,每次都是基於一套特定的科技。

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靠蒸汽機,帶動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成長。第二次大致是因為把科學應用到電氣化、內燃機與化工等技術上,而帶動成長,時間大約從1870年開始,直到1960年。第三次就是現代,以資訊科技為核心。

誠如他所強調的,第三次成長帶來的實質利益遠低於第二次。例如電氣化帶來的好處就遠大於網路。

這是對崇拜最新科技者的一記當頭棒喝,但我並不認為高登所言不虛。

反對高登這種「科技悲觀論」的人,主要是認為資訊科技所帶來的利益將源自於智慧型機器的興起,而現在才剛開始而已。

過去數十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其實相當令人挫折,因為要電腦來執行人類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例如了解平常的語言,或辨認出圖像中不同的物件,竟然困難到不可思議。但最近這些障礙似乎正逐漸克服;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已能夠讓電腦複製人類的理解力,而是因為電腦似乎可以藉由搜尋龐大的資料庫來產生看似有智慧的結果。

當然,語音辨識的功能仍不完美,但卻比幾年前進步甚多,而且已成為一項非常有用的工具。物件辨識能力仍相當落後,距離在經濟上發揮重大應用功能還差很遠。

因此機器可能很快就可以執行許多目前仍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這意味著生產力成長將出現大躍進,因而帶來高經濟成長。

但關鍵問題在於誰將因此而獲利?不幸的是,很容易下的一個推論是,大部分美國人都將被拋在後頭,因為智慧型機器終將使勞工的貢獻能力下降,包括許多熟練的技工突然間變得多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