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歐巴馬 收拾了美國爛攤子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2/09/08 03:30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在民主黨全代會中的演說巧妙結合嚴肅說理及有力的反駁。其中最突出的反駁論點或許是,以諷刺的口氣總結共和黨阻止歐巴馬總統連任的論點:「我們把爛攤子留給他,他並未迅速收拾好。因此,炒他魷魚,讓我們重回白宮。」

說得好。然而爛攤子是否已經開始收拾?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除非錯誤的政策產生另一堆爛攤子,未來的4年可能比過去這4年好很多。

這麼說不是在為過去找藉口。即使歐巴馬承接爛攤子,就業成長比應有的速度慢,失業也比應有的水準高很多。稍後再說明這一點。首先看看歐巴馬完成的施政項目。



在他2009年宣誓就職時,美國的經濟面臨3大難題。最嚴重的第1個問題是,金融體系出現危機,許多信用的主要渠道遭到凍結。我們事實上等於面臨21世紀版的銀行擠兌,當年銀行擠兌潮導致經濟大蕭條。其次,美國經濟因為房市泡沫破滅而受到嚴重衝擊。第3,消費者支出因為家庭債務偏高而低迷,其中許多債務是在布希總統主政期間的泡沫時期所累積的。

第1個問題迅速獲得解決,主要得力於聯準會提供的緊急貸款及銀行紓困。然而至2009年年底,金融壓力指標大致已恢復正常。

然而金融恢復正常並未造就強力的復甦。迅速復甦幾乎總是以房市榮景為前導。泡沫期間,房屋興建過多的情況下,這種結果不可能出現。另一方面,家庭設法(或被迫)償還債務,相對導致需求降低。因此,經濟雖停止直線下墜,復甦卻依然緩慢。

你可能已經發現,在說明復甦令人失望的問題時,我並未提到共和黨日前在佛州坦帕市提到的重點:課重稅與政府管理產生的後果,以及據稱是因歐巴馬未稱讚「就業機會創造者」而形成的信心危機。共和黨有關美國經濟沉痾的論點並無任何實據;許多證據顯示,因為家庭債務偏高而導致需求低迷不振,才是真正的問題。

好消息是,導致經濟衰退的多項因素可能未來數年內消失。過去數年,新屋開工數一直在極低的水準,也因此泡沫時期新屋興建過度產生的後果早已結束,房市可能已經開始復甦。

家庭債務仍然高於歷史標準,但債務占GDP的比率已經自最高峰下降,為往後更強有力的需求奠定基礎。

至於企業投資,自2009年年底以來即快速復甦。我們有理由相信,企業將因為產品需求增強而提高投資。

誠如前述,如未出現重大失誤,未來4年將比過去4年好很多。

這是否意味美國的經濟政策得當?不盡然。

柯林頓提到歐巴馬上任之初所必須面對的各項問題時指出:「沒有人能夠在短短4年內完全修復一切損害。」如果這指的是債務後遺症,的確如此。然而我們應該在美國人致力減債之際,以強有力的政策減輕他們的痛苦,同時以具體可行的政策協助他們減債,尤其應該對沒頂的家庭伸援。

當前的政策遠遠不足。減債尤其糟糕。你可以說,這是因為歐巴馬團隊從未嚴肅處理此事所致。

話雖如此,歐巴馬確實已推動多項具體政策,包括對汽車業的紓困與復甦法案,緩解了衰退產生的痛苦。雖然羅姆尼企圖重寫紓困的歷史,真相是,共和黨人抵死反對這2項措施與歐巴馬總統提出的一切構想。

基本上,柯林頓說得對:歐巴馬目睹美國人承受的一切煎熬,可以名正言順的宣稱已帶領國家通過難關。這種成果已經開始顯現。

沒有留言: